I don't know why Google still keeps blogspot alive, but no doubt, I'll keep being fabulous 💃
三月份去了一趟新加坡,衡量時間後所作的選擇,看了LaVie二月號有關新加坡建築的專題,買了航空公司自由行,稍微找了一下資料就出發,沒有太多掙扎..
去過新加坡的人,一定對於他們豐富多樣及高度包容性的文化感到驚喜,小小一個比台北大2.5倍的地方,多種族的文化卻各自精彩。
一天之內,可以從市中心行政區的英式殖民古典建築,穿梭至華人傳統街屋與寺廟,甚至不經意之間,就會從伊斯蘭教的世界走進色彩鮮豔的印度國度。這些區域各自獨立存在卻又彼此影響,像是Chinatown附近的Telok Ayer Street,華人的寺廟與印度、回教的宗教建築比鄰而建,進去天福宮,會發現廟裡使用的圖騰有了文化融合後產生的新式樣。文化向來就是流動的,這個影像更加深這個說法。
關於雜誌提到的新加坡國立博物館,建議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建築主體是1887年的新古典風格,2006年落成的是長形玻璃建築和大理石結構的新展館,值得推薦的是歷史館的展覽區,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整個新加坡的歷史。導覽機器使用紅外線裝置,可以同步現場音效,我覺得這是個很貼心的設計。唯動線似乎比較混亂,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其實真的沒有太多寫遊記的衝動,我想除非我去的是荒島,否則就算是去度假還是覺得在工作,換了一個城市罷了。因為城市裡有太多讓感官不得閒的發射器,職業病使然總是馬不停蹄的接收、捨棄、儲存、消化。還是躺在海邊什麼都不用想,這種單純的冥想儀式,最適合我對於度假定義了。
其他的就來看圖說故事吧
看得我也想去新加坡了
ReplyDelete終於發文了吼!! 這次照片好多,你可以當新加坡的旅遊大使了...
ReplyDelete@Daniel
ReplyDelete呵..很多人說新加坡不好玩...但是我的確是蠻佩服他們政府的,嚴厲的法律與計畫縝密的開發,倒也能造就一個這麼有趣的地方...
@Zac
我現在還在水深火熱耶!!這真是搏命演出!!(笑)
有沒有帶玩具回來送我~哈哈j/k
ReplyDelete新加坡都用什麼語言呢
ReplyDelete@sam
ReplyDelete有印度人用來刷牙的樹枝一支~
@笨蛋錡
主要是英文,但中文或閩南話也可以通。幾乎所有的餐館都有華人的服務生,所以問一下都OK,除非就是遇到一看就不是華人的臉,那就是英文。
收到了妳那張怪怪照片的Post card真是感動啊!!!
ReplyDelete@wade
ReplyDelete你終於出現了齁...比我還要忙耶你!
我離開了好一陣子,最近才又回來。你也要加油也。我喜歡你照片,多分享點吧。
ReplyDelete有空ㄧ定常來看看。
有去吃肉骨茶?
@魔幻胖胖熊
ReplyDelete恩..都是一陣子一陣子的,其實是有想發文,但就是稍嫌懶了一點..哈..
肉骨茶這次沒吃到耶,本來想要去的黃亞細肉骨茶,剛好碰到休息日,就留給下次囉...
我從電影裡面看到,覺得他們的中文好像跟我們不大一樣內~~
ReplyDelete我们都用简体.不过很多东西都生活化,所以还有 不一样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