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 little thought on AI

For more hands-on articles, please visit my new home of writing at 👉 vocus . In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AI and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the ability to synthesise diverse pieces of knowledg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rucial. It's no longer just about the information one accumulates but about grasping the underlying concepts that thread this information together into a cohesive, innovative framework.  A pivotal factor here is an individual's comprehension of 'connector words' or key concepts that bridge various domains of knowledge, facilitating groundbreaking insights and developments. In this scenario, learning skills are becoming more vital than ever before. It heralds an opportune moment to carve out one's niche in the AI-dominated future, a time to decide the role one wishes to play in this unfolding narrative.  Do you aspire to be a visionary, harnessing AI's potential to catapult humanity to uncharted territories, perhaps even fostering space colo...

11'09"01-September 11

其實 這是作業 有看過這部片的人來個討論吧

影片介紹由2002年法國媒體巨人Vivendi Universal's StudioCanal 與
Galatee Films合資找了11位不同國家與文化的導演,
在11分09秒之間表達對於2001年9月11日事件的主觀意識,
區段短片裡的中心概念即圍繞在911事件的多種解讀,
透過多位導演不同的文化意識與電影手法之呈現,除
了觀賞到導演們的獨特思維與概念創意,
尖銳的觀點更可引起更多面向的思考與反省,
在媒體強勢進入生活,真實與虛假只有一線之差的現今,
聽聽主流媒體之外的聲音,或更能擴增判斷事物準則的metadata,
在資訊爆炸的狂潮中也許還可能有個立身之地。

觀影心得
02[法國]Claude Lelouch克勞德‧勒魯什
911事件可想的龐大聲音與震撼,
法國導演Claude Lelouch轉個彎給了個有意思的形式,
利用聽不見聲音的另一個角色,在這個全世界都震驚的時刻,
卻意外的重獲她的愛情,也許很多人是失去,但她卻是獲得,
我想導演也許為免於親身經歷這場大災難的人們感到幸運,
不用遇見那一個可怕的瞬間。
不過,以無聲的世界來表現反而更能使觀眾可以專注於畫面的鋪陳,
其中一幕女主角正寫著分手信,
與前景電視機重複的爆炸畫面形成一股拉鋸的情感,
利用深焦鏡頭陳述事實,
卻使透過攝影機觀看的第三者產生一種緊張與驚訝,
男主角不是去了雙子星大樓?Claude Lelouch當然不愧是為法國導演,
多了點浪漫的想像,當門鈴聲響起灰頭土臉的男友,扭曲著臉站在眼前,
一切誤會都比不上災難來的可怕,我想那個時候人會很需要關懷跟愛吧。
也許不同世界的兩人也象徵不同立場的美國與回教國家,
只是Claude Lelouch下了一個註解,只有愛可以消彌彼此對立,
但我實在無法釐清這種從十字軍東征為了宗教而戰至現今美國為了龐大利益、
回教國家為了強權欺壓而反制,連綿了數個世紀的戰爭,
「愛」似乎只是成為一個理想的境界,
我唯一想到的也許只有外星人來攻打地球,像ID4的劇情,
因為面臨滅亡的危機地球人才有可能真正的團結起來,
這個時候,也許這段世世代代的戰爭才有可能結束吧。

03[埃及]Youssef Chahine尤瑟夫‧夏因
導演利用與一位戰死美國士兵對話的方式
來控訴美國在其他國家干預與參戰的暴行,
看似客觀呈現(2種不同角度的角色對話)實質對美國提出相當諷刺的質疑,
因為美國的自由、寬容原則,而毀了其他的國家的生存,
(越戰、薩爾瓦多、以及伊拉克等等),生與死不斷輪迴的戰爭,
無辜生命不斷的消失又誕生,強權依然矗立,
絲毫不為滿地鮮血而有所反省。

07[墨西哥]Alejandro Gonzalez Inarbitu阿爾加多羅‧剛薩雷茲‧伊納里多
影片一開始是無影像的黑畫面,
漸漸出現對話、以及近乎神經質的配樂,
事件中的各種聲音為背景(Background)來串場(祈禱、手機通話、尖叫…),
再insert從高樓上一躍而下的片段,
快速而重複的出現與結束…單純表現恐懼的狀態…
慢慢的,一切歸於平靜,畫面fade out write,
出現一排波斯文” Does God's light lead us or blind us?”
(神的指示是給我們指示還是迷失)
片中的聲音與配樂是串起所有情緒的主軸,
當閃過的人們高空而躍的片段,觀影者的理性不知作了何種作用?
怎樣去看待一個認知裡相當危險的動作而墜落中的人之個體?
理性與感性交叉相互作用,卻只剩下震驚、恐懼的心理反應…
當黑暗過去,白晝出現,睜開眼睛看到的會是什麼?
是更多的怨恨還是更寬廣的世界?

10[美國]Sean Penn西恩‧潘
失去摯愛的老伯在狹窄的公寓裡一直幻想著老婆依然生活在世上,
對話不間斷的出現,直到某一天,強烈的光線突然出現,
窗戶前的玫瑰花由扭曲矇矓逐漸顯影,枯萎的玫瑰重新恢復生命,
老伯興奮的想與老婆分享,卻突然頓悟愛妻早已死去,
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已經消失,鏡頭拉出公寓外,
另一棟大樓的倒塌引起牆面上的陰影變化,
簡單的影像卻引起多種想像, 公寓外世界的巨大變化…
Sean Penn以一種相當簡潔的結構來暗喻
原本許多人心中的價值觀已經起了微妙的改變,
911事件讓美國人嚐到生命受威脅的恐懼,
如果以受害國的角度來看想當然爾是譴責暴力,
但若以整個長時間的歷史來看,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美國咎由自取,
回教國家很勇敢的面對強權所出現的反應動作,
這些觀點很難獨一而存在,必是環環相扣,
當生命賴以信任的價值觀受到挑戰,是該默默接受還是奮力抵抗?
至少Sean Penn也點出了一個這樣的反省思考空間。

11[日本]Shohei Imamura金村昌平
充滿隱喻的橋段常出現於日本的導演影片裡,
金村昌平以一個退役軍人成為人蛇的故事,
來表達「根本沒有聖戰這回事」的想法,
片中充滿了挑戰道德的意味,
如人蛇青年本能的吃起老鼠、神像前男女對話伴隨著挑逗愛撫,
更加深了影片裡戲劇性的衝突感受,交叉剪接的青年回憶,
稍稍解釋了戰爭為其影片所陳述的主軸。
在這部片子裡,其實很多隱含的意義不是那麼容易懂,
為什麼是以蛇來與戰爭作為聯想?
為什麼片終出現了真實的蛇與人蛇作了對比?
日本曖昧的政治角色也許只能簡單以「反戰」二個字說明立場,
但其電影裡的美學語言卻值得深入討論。

延伸思考與問題
我一直在思考著強權與弱勢之間的問題,當弱勢被欺壓會想反彈, 假使有一天弱勢力量推翻強權而成為另一種主流的勢力, 它不也是另一股強權? 如果新興的強權擁有「自省」的能力 也許就能成為一個持續進步的權力, 最主要的是很少可以看到(幾乎沒有)一個強權的主事者「人」, 可以免於利慾薰心、自我膨大等等的誘惑, 而堅持著弱勢角色裡的某些美好理想,這也許是個主因, 卻是沒有一個人願意正視且面對的問題。
我們生存的社會是由一個「規範」建構的世界, 由一些以人性、道德為基礎 且大部分的人類都願意為此遵守的前提下的世界,「戰爭」就是徹底毀壞所有規範與文明的一種激烈方法, 非常可能只是源自於2個擁有主權的人一句話, 我不懂為何人類經過了幾次的世界大戰、文明的毀滅與重生, 卻仍然對戰爭十分熱衷, 這不只是要不要通過軍購案一個簡單的答案, 而是人類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也在發展野心、武力、權力, 我永遠不懂為什麼人人都在喊愛,都有感情的元素,
但卻去發展恨的部份,不知道有一天「知識」是否可以給我答案?!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手工黑白沖片

從「我在墾丁天氣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