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 little thought on AI

For more hands-on articles, please visit my new home of writing at 👉 vocus . In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AI and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the ability to synthesise diverse pieces of knowledg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rucial. It's no longer just about the information one accumulates but about grasping the underlying concepts that thread this information together into a cohesive, innovative framework.  A pivotal factor here is an individual's comprehension of 'connector words' or key concepts that bridge various domains of knowledge, facilitating groundbreaking insights and developments. In this scenario, learning skills are becoming more vital than ever before. It heralds an opportune moment to carve out one's niche in the AI-dominated future, a time to decide the role one wishes to play in this unfolding narrative.  Do you aspire to be a visionary, harnessing AI's potential to catapult humanity to uncharted territories, perhaps even fostering space colo

從「我在墾丁天氣晴」開始

「我在墾丁*天氣晴」這部電視劇讓我有一些感動,不只是在自己身上逐漸消失的熱血青春,還包括南台灣的天氣、景色、氛圍,還有故事、拍攝技巧與手法,雖然我仍定位它為偶像劇,不過,角色演出只要與劇情對味,還是很容易看到故事本身的張力,而不會只剩下單純賣弄明星魅力的所謂「偶像劇」。

導演鈕承澤認為墾丁是一個具有「療傷」能量的地方,強大的土地力量,讓人身心舒暢,還稱之為「療傷者的天堂」。是阿,姑且不論需不需要療傷,陽光、沙灘、藍天、海洋,就足以讓人卸下疲憊,暫時拋開煩人的事。記得專科畢製壓力大時,就是跟室友騎機車去墾丁海邊,租個陽傘睡一整個下午,等到夕陽西下,再慢慢騎回斗六,每每都依依不捨,直嚷著不想回去。那是對於墾丁最美好的印象。後來也曾獨自一個人去墾丁待了一個禮拜,一個人漫無目的的吃飯、跟陌生人聊天、看著路人來來往往,感到孤單與寂寞,卻也讓隱埋灰塵底下的雙眼,看見不同以往亮度的心。這是只有自然景色、人與情感所描述的墾丁。

另一個由經濟活動建構起來的墾丁,是假日夜晚燈火喧嘩像極觀光夜市的大街,是移植於外國飲食、建築、音樂的異國文化,是林立的五星級飯店,是幾近爆炸數量的遊客所造成自然景觀傷害。為了促進觀光消費,當地時常舉辦活動吸引大量人潮,再加上獨特地理環境原本就讓不少旅客慕名而來。為了這龐大的商機,陸地上民宿一間一間的開,財團進駐把公有的沙灘塑造成付費享受的特權,海底裡保育類珊瑚礁隨著在水裡呼吸的人類越來越多而逐漸消失,觀光人潮帶來了讓人眼紅的經濟效益,卻也留下了難以計算的復癒成本,看似繁榮發展的背後,是不斷地超限使用自然資源所成立,更別說在國家公園裡還存在了一座核能發電廠。

在經濟發展的角度裡,談到所謂的永續發展與跨代公平,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會議對永續發展的定義為『需滿足現代人類世代的需求,而不影響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引自連結)。指的就是,我們這一代為了看得見的利益無止盡的開發,事實上是由下一世代的環境裡預支而來,未來他們必須付出更大的成本去支付我們現今所賺取的利益與便利。在永續的概念裡,強調的是土地倫理,是有節制性的開發,是要清楚開發之後環境的傷害與復育評估,這個評估在現今通常都會得到一個片面的數字,政府為了「說服」民眾的安全數據,但負面的數據呢?隱藏危險的數據呢?這些都被隱藏起來。

以核電廠的例子來說,雖然台電一再的保證核能發電安全無虞,但發電後的高放射性核廢料真的沒有危害嗎?在美國能源部定義上所稱高放射性(High-Level)即:核電廠反應爐(nuclear reactors) 用過的燃料棒(spent nuclear fuel)、燃料棒經處理所產生之廢料、反應爐除役去放射性標的及經處理所產生之廢料等,這些核廢料具高放射性,本身亦會產生高溫。其中,有些放射性持續歷經千年、萬年,仍然保有極高放射性。目前台灣高階核廢料均直接暫時儲存放置於核電廠內反應爐附近,並沒有最終處置場的設計,可怕的是估計包括核能一廠、核能二廠及核能三廠等幾年運轉發電下來所產生累積之高放射性核廢料約有4,000 多公噸。 (引自國科會國技合作簡訊http://stn.nsc.gov.tw/files/stn_files/09302/c9302.pdf。這些高危害的幅射廢棄物,如按照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所訂定的放射性核廢料處置標準的法令,是必需被玻璃固化後封存在地下500-1000公尺深的地下貯存場10000年之久的,但目前台電的處理方式卻仍暫存於廠區,危險性又怎會不令人擔憂.....然而,姑且不論車諾堡災變是不是只是一個案例,也相信科技真的可以把這些核廢料埋在土地裡億萬年而不會外漏,但是如果真的科技已經那麼進步,為什麼不去開發能夠降低環境傷害的新能源,開發新能源的成本與環境復原成本比較之下,是不是相對經濟多了?也安全多了?

最後問題還是回歸到每個人身上,如果大家都擁有永續與土地倫理的觀念,就不會只看到眼前的便利與利益,我是一個觀光客我就不是只想要滿足吃吃喝喝,或是在海邊放起沖天炮,而是想要深刻的感受、認識一個地方;就算是開個民宿也會考慮到污水的排放以及使用適合當地環境或是更環保的建材,浮潛商家也不會覺得這麼多家不差我這家,只要有錢賺就好;地方管理單位也不會只為了增加稅收或是觀光口號,未經審慎評估就讓財團來BOT,更甚不去省思大量觀光客背後的隱藏危機。
我們都愛這片土地的美麗,也深刻感受到它治癒的能量,不要因為一昧為了進步的表象,或是少數人的利益,少了深思熟慮而輕忽了大自然的力量。

引用圖片來源::http://www.pts.org.tw/~web01/kenting/index.htm

Comments

  1. 好想去墾丁曬太陽
    不用工作 放空一下

    ReplyDelete
  2. Hello. This post is likeable,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 congratulations :-).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site, it is about the CresceNet, I hope you enjoy. The address is http://www.provedorcrescenet.com . A hug.

    ReplyDelete
  3. 最近也在看"我在墾丁,天氣晴"這部片,阿嬤家在墾丁的我聽我爸說其實裡面演的很多事件都是實際發生在墾丁的事情,墾丁國家公園真的是個組合上蠻奇怪的公園,但是是先有居民才有國家公園的成立是不爭的事實,以至環保跟居民生活到底要如何還真的發人省思阿...

    ReplyDelete
  4. 我對『我在墾丁,天氣晴』的劇組評價很高,將電視觀眾愛看的偶像劇帶入生態保育相關的公共議題,確實也值得大家關心和探討,相信編劇和拍攝處理上有一定難度,因而也讓我們在公視頻道上,看到一齣內在衝突與攝影美學都很夠水準的好戲。
    回到嚴酷的生態議題,每個國家公園區域內或多或少都有原先的住民,以及他們「一方水養一方人」在地營生的方式,我不認為這是圈限今日墾丁生態困境的真正原因。這絕對不是先有墾丁居民或是墾管處後來才成立的順序問題。我們來想一個例子,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新聞報導刊登過,某國家公園區域內的原住民在族人的傳統獵場內狩獵,遭到重金罰鐶和移送法辦。我相信真正需要被檢討的不是世居在此的住民,直言之,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要負很大的責任。國家公園管理處隸屬內政部,具有警察權,它有國土保育與生態保護的法定職責;不該像是交通部觀光局那樣去招覽觀光客或是逕行開發。雖然,墾管處藉由節目的播出澄清並沒有所謂『世界國家公園組織』的機構,言下之意也駁斥了被除名這一回事。如果這不是個脫罪之詞,現今的困境就只不過是一場地方經濟開發與生態保護間的典型對立,墾管處看似完全沒有責任。那麼,墾丁國家公園做為台灣最重要的一個海洋生態物種庫,難道允許核三廠的設立也跟居民生計有關?難道一年一年增加的五星級飯店和外來民宿也跟居民原有的生計有關?墾管處顯然怠忽了自己是個生態警察的角色,也漠視著長期而隱性的生態破壞。
    猶記2001年01月14日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號(Amorgos)在龍坑海域漂流觸礁的漏油事件,環保署於2003年1月向污染發生地的屏東地方法院提出控告,並同時跨海向挪威「國際法庭」提出控告要求船東賠償新台幣三億五千萬元。2004年11月1日到18日,國際法庭開庭審理。我方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李養盛全程參與訴訟程序並作證,同行的還有財政部賦稅署、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公司、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領域專家共五人,以專家證人身分答辯。我國提出包括珊瑚復育、漁業復育、觀光收入、稅收損失等求償項目。(引自:http://blog.yam.com/csb108/article/4949730轉引自環保暑網站阿瑪斯號挪威法院求償訴訟判決結果http://ww2.epa.gov.tw/enews/Newsdetail.asp?InputTime=0940111163026 ) 。 2005年1月挪威「國際法庭」判決台灣政府勝訴,船東須賠償新台幣953萬元的生態監測費,同時判決台灣政府必須分攤1687萬的訴訟費用。但在最關鍵的生態創傷的部份,卻駁回所有有關珊瑚復育、漁業復育、觀光及稅收損失的求償,理由是「證據薄弱」(參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AA%E6%96%AF%E8%99%9F%E8%B2%A8%E8%BC%AA%E6%B2%B9%E6%B1%A1%E4%BA%8B%E4%BB%B6 )。證據薄弱?這個判決難堪之處,正直接指向墾管處在過去成立30年以來,未建立基礎的環境生態觀測數據,而今面對一場肉眼都可以清楚看見的生態浩劫,空有保護區的設立,卻舉不出復育環境生態所需的時間和費用。環保署先是高分貝上訴到底,最後也自知『證據薄弱』放棄了上訴轉向爭取庭外和解。整起事件不只是個令人喪氣意外,它直接訴說了管理單位長期的失職。最後,再回頭看墾管處對那些正在發生,長期而隱性的生態殺手所表現的麻木不仁,以致衍成財團在觀光利益覬覦下,造成生態萬劫不復的物種墳場。背後真正的原因我想已經昭然若揭。

    ReplyDelete
  5. 學妹您好久沒更新囉.....

    ReplyDelete
  6. 墾丁這麼美麗的地方
    該好好保護

    ReplyDelete
  7. 很久沒有更新囉!

    ReplyDelete
  8. hi..~
    hm.. 我是香港的.. 想在十月尾一個人到墾丁玩..你去過墾丁嗎?有什麼好介紹??
    thx.. a lot..
    my email/msn: x_xkit@hotmail.com

    ReplyDelete
  9. to Mr.(or Miss)x_xkit:
    umm..不是我不想介紹,而是您似乎有點沒頭沒尾的...我想還是先請您估狗一下「墾丁」,再衡量一下想要哪一種玩法...背包客就請搜尋「背包客棧」,吃喝玩樂的訊息應該很容易找得到。若還有細項問題,我會以我所知道的訊息提供給您作參考,謝謝!

    ReplyDelete
  10. 謝謝...
    其實到墾丁,我最想是去沖浪的(正在參考你給的資料)。另外,發現大部份的旅館/民宿最小的房間都只有二人房,有其他地方提供一人間嗎?一個人到墾丁沖浪安全(我指的是私人物品,特別是到海邊)嗎?

    ReplyDelete
  11. hey,Anonymous
    有關於旅館民宿的部份可以參考(http://uukt.idv.tw/),幾乎所有都收錄了。這個時間去墾丁算淡季,若是入住一些比較簡單的民宿,他還是會願意算你一個人的費用,可以多問問。另外有關衝浪的問題,我比較不清楚,比較有名的就是"阿飛衝浪"吧,可以去詢問一下。那私人物品....一個人去當然最好就是不要帶什麼貴重的東西在身上,你該不會把家當就這樣丟在海邊吧....玩得開心囉^^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手工黑白沖片

閱讀雲林創刊號